保存成功
订阅成功
保存失败,请重试
提交成功

未来的人工智能和AR/VR会从哪些方面影响教育?有什么机会?

ahaschool联合创始人及COO。曾在中美欧六个互联网创业公司做过技术总监、CTO、总经理。在战略、技术、管理、运营方面经验丰富。做过4年创业导师。3年前创立了乐创教育,开展过几十次少儿教育课程和三次夏令营,开设了10多次父母教育课程。对美国和芬兰的创新教育有深入的研究,在个性化教育和家庭教育有较多实践,自己2个孩子不补课,成绩很好,自主学习,兴趣广泛,全面发展
查看本场Chat

序言

最近一年好未来股价大涨,从50多美元涨到120美元,最高股价超过134美元,市值直逼新东方。除了继续获得中国教育红利之外,好未来更强调科技驱动教育,布局了一个好未来。

2016年报道,好未来已投资了47家公司,其中大部分都是教育科技公司,其中包括全球最好的自适应学习公司Knewton。还有游戏化、体感技术、在线教育、拍照搜题等。而新东方也投资了24家公司,包括用体感技术、在线教育、题库、创客教育等。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由于市场对人工智能的热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有趣的是,俞敏洪和好未来都投资了做自适应网络教育的乂学教育,乂学教育于今年年初宣称获得1.2亿元天使轮融资。

VR技术前两年非常火爆,但是体验过的朋友还是多少对内容和效果感到有些失望。当然,行业从VR硬件、内容和场景解决方案还在持续完善和丰富。Google在去年发布舒适易用的 VR 头戴显示器 Daydream View。Facebook发布了VR社交平台Facebook Spaces,让用户可以化身成虚拟人像在 VR 空间和好友进行多种多样的社交活动。比如用户可以使用自己的 Facebook 照片来设计自己在 VR 里的虚拟人像;在 VR 里和朋友分享平面的和 360 度的影像;一起创作 3D 物体以及 VR 自拍等。在教育领域,讯飞高调进入VR教育市场。

而AR技术也是逐步普及,越来越多地使用在教育方面。Google 推出虚拟和增强现实的核心技术 Tango ,并宣布计划在2017年秋季推出AR未来课堂计划;微软的AR头盔HoloLens已经和多家教育机构合作,正将AR应用于大学、医学教育培训等教育场景。WWDC 2017上,苹果推出ARkit开发平台,一跃成为最大的AR平台。今年的F8大会上Facebook发布了两个重要的AR平台,包括“第一个增强现实平台”、AR游戏平台AR Studio。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革命性创新技术对教育的促进

本文将主要讲述AI/AR/VR三种革命性的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和发展趋势。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AI技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人工智能技术是研究使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如学习、推理、思考、规划等)的学科,主要包括计算机实现智能的原理、制造类似于人脑智能的计算机,使计算机能实现更高层次的应用。

VR技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虚拟现实技术是“环境体验的电子模拟,借助头戴式眼镜和有线服装,使终端用户交互在现实中的三维环境里。”。VR的核心价值,是能将视听体验带到一个新高度。

AR技术(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

增强现实技术是一种实时地计算摄影机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应图像的技术,目标是在屏幕上把虚拟世界套在现实世界并进行互动。主要有以下两类方法:

  • 第一种,通过电脑技术进行合成。是借助摄像头捕捉现实场景,再利用计算机将虚拟景物叠加其中,最终通过屏幕呈现。

  • 第二种,全息投影。是通过投影设备,直接将虚拟景物投影在现实当中。

任何新技术一定是为了解决业务问题的。从教育行业来看,人工智能和AR/VR技术也一样,是用于解决教育中的“多、快、好、省”问题。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教育行业是智力服务业。相对于其他许多行业来说,难以标准化、成本边际高、难以规模化。而人工智能正是把人类智力变成机器智能,可以逐步的把教育从服务业变成信息行业。

简单来说,就是可以用全世界的智慧和教育资源,按照每个学生的特点来教,让学生按自己的进度来学,结果是学得快而学习效果好。

我们展开为“多、快、好、省”四个方面。

  • 资源多,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包括课程、书籍、工作坊、比赛、老师、教练、学习软件等。

  • 形式多,提供更多样化形式的学习资源。

  • 体验多,让孩子体验更多,发现兴趣爱好,自我教育,沉浸到学习中。

  • 引导多,通过引导,更多地激发孩子好奇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不断探究和找到答案。

  • 匹配快,方便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资源。

  • 教得快,通过适应性教学,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和进度,随时获得帮助。

  • 学得快,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节奏和任务计划学习。

  • 测评快,快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有个完整的学习评估和记录,给出评测报告。

互动评论
评论
Yang6 年前
在众多教学科目中, 感觉语言类学科的技术敏感性最低, 比如语文和英语. 这两门学科, 除了对发音发音评估, 口语表达力评估外, 科技对阅读和写作等其他方面的影响可能有限. 之前听说过类似"量化"阅读的方法, 通过关键词提取是可以分析结构和提炼观点, 但情感一层似乎很难把握. 文中也提到了作文批改和情感计算, 感觉人为因素比重更大, "直抒胸臆", "气魄宏大", 或"寄喻深远"很难量化. 请问您是如何看待这两门学科呢, 尤其是语文教学. 说句题外话, 个人认为, 最早的VR是书中插图, 最早的AR是点读机, 音频且有交互 ;-)
评论
查看更多